梵高或因它而死,约70%病人会被误诊或漏诊!
3月30日,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日。众所周知,他是位天才画家,但却极少有人关注到他其实是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。生前最后两年时间,他深陷于精神疾病困扰,最后在37岁那年自杀。
为了纪念他,国际双相障碍联盟、亚洲双相障碍联盟、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联合发起倡议,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(World Bipolar Day),以提升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
那么,双向情感障碍是怎么回事?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?又该怎么治疗呢?
身体里住了两个自己
有时候我真想一把吃下去
58岁的沈先生(化名)作为某上市公司的高管,在外人眼中是个典型的成功人士。但从两年前开始,沈先生觉得自己的状态有点“不对劲”,每天像是被打了鸡血似的,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情等着他去做,全天有16、17个小时在公司,开起会来能够连续5、6个小时不打一个哈欠。哪怕凌晨回家后也不想睡觉,经常是眯一会又起来工作。
可是,也总有那么个把小时,沈先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,就想把自己真空起来,不与外人接触,严重的时候甚至拿出“安眠药”想一把吃下去,好几次被家人阻止。
“我感觉我的身体里住了两个我,一个是忧郁的自己,一个是亢奋的自己。”沈先生这样描述,“当我忧郁的时候,我就什么也不想干,就想在家里躺着。当我亢奋的时候,我感到我的精力特别旺盛,思维异常跳跃,感觉说话的速度跟不上脑子想的速度,整个人有用不完的精力,甚至不想睡觉。”
经朋友建议后,沈先生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。谢健主任说,沈先生其实就是一位很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。
漏诊率、误诊率极高
自杀率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排首位
沈先生这样的病人在门诊并非罕见。这类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精力旺盛、睡觉时间短、头脑反应灵活、桀骜不驯等。而殊不知在躁狂状态的另一面就是抑郁,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,这种“冰火两重天”的状态让很多患者痛不欲生。
市一医院城北院区临床心理科医师高之涵介绍,双相情感障碍在临床上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很高,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,从而诱发躁狂、快速循环发作,使发作频率增加等使得病情恶化。另外,由于躁狂与抑郁的交替或混合发作,给人以“混乱”的感觉,也容易被误诊为“精神分裂症”。国外曾有研究表明,有30%-40%表现为抑郁的病人,经过5-10年的回访发现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,且约70%病人被误诊或漏诊。
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,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。且双相障碍的预后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严峻的。双相障碍缓解期可恢复到正常社会功能水平,但也有不少患者会长期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等残留症状,且最终死于自杀的患者比例接近20%!
早诊断、早识别能显著提升治愈率
由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,主要依赖于对病人表现的观察,因此,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或者周围有人有情绪反复无常,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初步判断是否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:
1.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,抑郁发作时,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,提不起兴趣,全身乏力,消极自卑,脑子反应迟钝等;躁狂发作时,反应敏捷,言语增多,滔滔不绝,自我感觉非常好甚至夸大,爱管闲事、行为鲁莽冲动等。
2.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,躁狂表现持续1周以上,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。
3.职业、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,病人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。比如,难以维持学业,无法继续工作等。
4.需要排除某些躯体疾病及用药、毒品等引发的情绪反常。
虽然相比其他精神疾病,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更为复杂和棘手。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,现在已经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,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,再辅之以心理治疗,只要患者积极配合,完全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,而且由于其思维比较活跃,往往能有不凡的成就。
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,版权归医院所有
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
如需转载,请留言申请,转载请注明出处
关于接种新冠疫苗,你想了解的都在这!
大写的“牛”!102岁老人骨折手术后重新站了起来!
廖启智因胃癌去世,抽2毫升血或许能挽救你的胃!